01
学院简介
鲁迅美术学院坐落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沈阳,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
她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时期(简称“延安鲁艺”)、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时期(简称“东北鲁艺”)、东北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东北美专)和鲁迅美术学院时期(简称“鲁美”)。
经过80多年的发展,鲁迅美术学院现已成长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齐全、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
学院现有沈阳和大连两个校区,沈阳校区地处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连校区地处美丽的国家风景旅游度假区金石滩。
学院现有教学单位17个:工业设计学院、中国画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绘画学院、雕塑艺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实验艺术系、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鲁美∙文化国际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16个本科专业,中国画、书法学、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绘画、雕塑、公共艺术、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学院各专业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共有3个一级学科: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其中,美术学、设计学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的传统专业;摄影专业是全国最早培养摄影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动画专业被评为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同类院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版画实验教学中心、摄影影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02
院系简介
中国画学院
中国画系始建于1958年。初创时期,王盛烈、赵梦朱、王心竟、钟质夫、季观之、晏少翔等先生担任中国画专业教师,培养造就了众多优秀人才,为教学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2025年成立为中国画学院。在六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积淀了宝贵的教学传统、学术传统,形成了独特学科专业特色。
中国画学院秉持“强根固本、兼容并包、实践创新、专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面向生活,崇尚传统;中西交融,汲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艺术与教学成果;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创作教学带动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推动创作教学;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深化中国画与书法学、文物保护与修复三个专业的学术内涵,广泛吸取其它姊妹艺术的营养,使专业教学在彼此交融、互补中共同提升和发展,形成了结构合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成立于1988年,1993年建立环境艺术设计系,2025年5月正式更名为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始终遵循学校既定的定位及目标,秉承“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鲁艺精神,确定了以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建筑艺术学院的类型定位。确立了专业设置完整,学科建设规范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定位。
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和以教学为主体,以设计、研究为支撑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确立了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拥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并立足辽宁,服务东北,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艺术设计应用人才培养方向。
人文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成立于2025年5月,下设美术史论、文化传播与管理和艺术设计学三个专业。人文学院紧密结合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以本科教育为本,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和美术理论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的应用型专业。
美术史论前身是鲁迅美术学院公共课基础教学部,1987年开始招收史论专业研究生,1997年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美术学本科专业, 2001年成立了美术史论系。美术史论办学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厚,拥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美术史专家。
雕塑艺术学院
1938年成立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组,是今天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源头和令人永久骄傲的精神动力。
雕塑系于1951年成立,是新中国最早的雕塑艺术教学与创作单位,它以培养高水平的雕塑创作、教学及科研人才为主要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的文艺思想和办学方向;坚持“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和鲁艺的光荣传统;坚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当代融合与传承;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建立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现实主义雕塑教学体系,并且以具有东北特点的具象雕塑流派方式与面貌而著称,以整体而恢弘的艺术教学主张及对于雕塑基础造型能力的侧重为其重要的教学方向与训练手段。
尤其在具象雕塑的教学、创作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国际视野紧密地结合方面,形成了富于时代特征、拓展与探索并举共进、传统优势与创新意识同构的、富于自身特色和面貌的教学团队及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内容。
并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有效地体现出雕塑语言及传统造型特色在不同领域所呈现的种种优势和开放性的转化以及适应能力。立足当代艺术的语境;推动艺术与社会的相融。
影像艺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是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第一个创建的摄影系,它经历了中国高等摄影艺术教育从无到有的过程。
目前摄影系拥有摄影专业(130404)和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130311T)。2025年,摄影专业进入辽宁省普通高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名单。
教学优势有:严谨的传统摄影技术与最新的数字影像技术并重;经典的纯摄影创作与先锋的当代影像创作并重;全面的摄影理论与前沿的当代艺术理论并重;高学历的师资队伍与国际化的学术研究团队并重。
摄影专业的毕业生可适应高校教师、职业摄影师、图片编辑、自由艺术家等多种职业,工作范围涵盖了教育、艺术、商业、媒体、传播及影视产业等多种领域。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是由原染织设计系(1953年设立染织专业,1988年建系)和服装设计系(1983年设立服装专业,1988年建系)于1997年合并而成。现有染织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和纤维艺术设计三个专业。
经过多年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已形成了三个专业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独有教学体系与特色。师生在历年国际国内学术研讨和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教学成果显著,是国内设计学科最优秀的院系之一。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逐步确定了鲜明的定位与发展目标。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最大的优势及特色定位为:艺术与工艺技术相结合;服装、染织、纤维三个专业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特色。
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艺术理念与工艺技术并重的创新创业融合发展教育体系,为社会输送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
03
招生专业
我们以2025年为例:
鲁迅美术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所有专业文理兼招(3+1+2模式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物理学和历史学科类兼招),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除辽宁省外,不编制分省计划,最终计划总数及辽宁省、外省各专业类别计划数将按主管部门核准后公布执行。